Change Language:中文版 | English
Enterprise culture
Your current location:Home >> Enterprise culture >> Responsibility

管洪光在自己家门口写上“孝联”。
 
在高大绵延的大罗山深处,藏着一个小山村。

在这个小山村里,从清朝道光年间到民国时期,曾先后得到两块御赐节孝牌坊。

如今,古老的守节已演变为一个个孝德文明故事在村头巷尾挨家流传,并渐渐演变为诚实守信、社会公益模范等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优良品质,向周边乡村城镇延伸……

它就是瓯海区茶山街道罗山村。日前,为继承发扬流传百年的孝德文化,打造瓯海首个孝德文化村,罗山村的管氏后人出资建设恢复了清朝道光年间的一块牌坊。

百年老村民风淳朴

罗山村又称大茶山,因盛产茶叶而得名,名茶“黄叶早”即产于此地。

从茶山街道出发,沿着茶罗公路,经过“杨梅之乡”丁岙村,顺着蜿蜒山路,我们盘旋而上。罗山村村委会主任管长标告诉我们,茶罗公路中丁岙至大茶山约8公里。这条公路的开通,据说是大茶山村民们肩挑手扛才辟出路基的,后来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,浇好了水泥路面。

车行10分钟,我们进入罗山村。罗山村位于大罗山400余米海拔处,四面环山,是一个聚族而居的村落,人口1400余,管姓是这里的大姓。近代书法家管圣泽的故居就在村中。

这是一个“年迈”的村落。石板路、青石古屋、木雕门墙、长供桌、石墩、插镜……还有留守村里的老人们,处处是沧桑岁月的痕迹。

关于大茶山的历史,有如此说法:宋元丰年间(1078),山东济南府昌平县的管次慧,以“明经”授瓯郡守,一路颠簸来温履新。他被尊为管姓在温的“始迁祖”。

此后,次慧的九世孙管象乾迁往如今的大茶山村定居,据说是为了避乾道二年之“洪患”,族人尊称为“大茶山始祖”。多年以后,族人繁衍后也曾外迁。但有一叫存爱的先祖,因为喜山好水而留居大茶山,继续耕读传家的传统。

若干年后,曾任江山县儒学教谕的裔孙希迁,“发仁孝睦族之至意”,返回故里重修家谱,并请时任江西布政使的好友王叔果作序。但此后因为遭倭患而庐舍毁,族人四散。

再往后,一位名叫“性懿”的管氏后裔来此定居,并实现了家族的中兴局面……这也就是村里人所说的“大茶山的历史基本由管姓人来写”的言外之意。

有千多户籍人口的大茶山村,如今的常住人口却不到300人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,劳动力大量外迁,留守村里的除了年迈的老人,还有那淳朴的民风。溪水潺潺,山风习习。踩着石板路,一路走来,沿路古屋家家都大方地敞开门户,院里晒着谷物、堆着柴火,完全不用担心有人“入侵”。“夜不闭户”,是很恰当的形容。

两块牌坊留下孝德传统

在大茶山的村头巷尾,除了古宅,被人提及最多的便是那两座体现悠久孝德文化历史的牌坊。一座在村头,一座在村尾。

走进大茶山村,便可看到一座清朝御赐的节孝牌坊,前阵子刚翻建一新。这块清朝牌坊是旌表一位管家的妇人方氏的。
 
牌坊背后,是一个让人伤感的故事:管振彩夫人方氏16岁结婚,婚后三年丈夫亡故,抱着幼小的儿子艰难地生活。后来,儿子长大成人,家庭也慢慢富裕起来,儿子娶妻成家,她又安葬公婆,完成了做下辈的孝道。清朝嘉庆二十一年(1816),她已70岁高龄,其孝慈节行被官府调查发现,为她建起一座石牌坊,作为千秋永世的纪念。10年后,县里教谕胡公又赠送“冰霜济美”的匾额奖她。她逝世时年81岁。逝世以后,县府把她的姓名增入县里节孝祠中享受公家祭祀的待遇,成为后世的典范。

这个节孝牌坊在“文革”期间被损毁后,一直没有恢复。后来,管氏后人在自家房屋前,建了一个“孝慈亭”,将古代的守节演变为适应后世道德观的慈孝,教育后人继承祖宗孝德,以孝德立身。

除了村头有清朝御赐的节孝牌坊,村尾还有一块民国时期留下的“节孝碑”,据传是在1922年(民国十一年),政府为褒奖当地的一名叶氏妇女节孝两全而赐建的。

走在罗山村,许多房屋的墙壁上或门楣上,仍可见世代管氏族人留下的“竹报三多”、“一善”等文字雕刻,以示对后人的训诫。

美德新风仍在延续

受历史孝德文化的熏陶,罗山村村民尊老爱幼、乐善好施成风。

现在村里76岁的陈巧妹就是一个鲜活的孝德榜样,她二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现年98岁高龄的婆婆陈领弟。如今,她的子女后代都已迁往市区,可陈巧妹却因婆婆习惯居住山里,毅然从市区搬回小山村,与婆婆相伴,日夜照顾。采访中,陈领弟老人竖着大拇指向我们夸奖儿媳妇的孝心:“她对我第一好!”

过世已经七八年的管岩辉至今仍被左邻右里念叨着,因为他的孝德。十多岁时,失去父亲的管岩辉用自己弱小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。为了两个弟弟安心念书,为了母亲好好生活,他没上过学堂,没接受过教育,却深知孝德之道,放弃自己的追求,成就了弟弟们的出人头地。

管洪光是受清朝皇帝旌表的管氏后人。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祖辈留下的孝德文明:“十年前,父亲为继承祖母的孝德,在自家屋前建了一个孝慈亭。现在,我们洪字辈这一代有30多人,今年集资在旧址按原貌重新修建了节孝牌坊,让管氏后人牢记老一辈的孝德。”管洪光的父亲管佳富曾担任村老人协会会长,村里修桥铺路,总少不了他出钱出力。管洪光深受父亲影响,勤劳致富后,一直不忘回报社会,回报家乡,多年来一直热心从事社会公益事业,诸如办教育、修道路等等。另外,村里的电话通了,老人节村民们活动有项目了,过年过节困难户、低保户生活有着落了……这些好事的背后,都能看到管洪光忙碌的身影。日前,他被瓯海区茶山镇评为“社会公益模范”。

如今,罗山村尽管经济依旧落后,它的孝德文化的影响力却传出大山,越来越远。近期,罗山村所在的茶山街道举行了孝敬媳妇、孝老爱亲模范、社会公益模范、诚实守信模范、崇尚新风模范等一系列评选活动,将这种孝德文明发扬光大。

Copyright © 2014 Zhejiang Hongguang Machinery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 Website technical support :Lianhe